close

  中新社晉江8月27日電 題:僑鄉晉江繪新型城鎮化“樣本”:望山水記鄉愁
  中新社記者孫虹
  每天清晨,踱步經過自家小區附近的福建晉江五店市傳統街區,75歲的莊高峰老人總是頗為感概。
  “那間就是我從小住了幾十年的古大厝。”莊老指著不遠處的“朝北大厝”告訴中新社記者,之前自己所住的片區面臨拆遷改造,搬出破舊的老宅,如今已住上新房。
  讓莊老想不到的是,晉江在城市改造中保留了大量具有時代烙印的建築,自己家的祖厝便是其中之一。
  建造於1935年的朝北大厝,是旅菲華僑莊朝北的住宅。“這古大厝可是從別的地方‘搬’過來的,還進行了修繕。”莊老嘖嘖稱嘆,“在以前,要修這古厝可不容易,進出的巷子很窄,材料都運送不進去呢。”
  走進朝北大厝,雕工繁複的石雕、木雕、磚雕比比皆是,屋內木隔扇上雕刻的八孝故事惟妙惟肖。除了朝北大厝,成片的閩南傳統古厝、“番仔”樓、獨具南洋風格的連排商鋪,還有石鼓廟、蔡氏、莊氏等家廟宗祠,都在五店市完整保留呈現。
  作為中國著名僑鄉,祖籍晉江的海外華僑華人、港澳台胞超過300萬。如今,不少海外鄉親特地回到晉江,參觀五店市街區。
  菲律賓僑胞莊惠俊在參觀街區中的柳青新宅時,淚眼婆娑。“這是我父親留下的宅子,能這樣好地保存下來真是福氣”,他說,“老厝留下了,我的心也永遠留在這裡。”
  “我們要守住城市的根、文化的魂,避免千城一面。”晉江市委書記陳榮法在介紹晉江新型城鎮化做法時表示,在城市建設中,我們註重延續城市的山水格局、特色風貌、人文習俗,註入歷史元素、閩南元素和華僑元素,最大限度彰顯城市文化特色。
  “晉江的新型城鎮化,既不是簡單的‘造城’,更不是粗野的‘滅村’。”在晉江市長劉文儒看來,城市就是城市,農村就是農村,“我們追求城市和農村的生活品質同步,但居住的感受各不相同。”
  於民眾而言,新型城鎮化是生活更加幸福美好;於城市而言,則意味著朝生態宜居步步跨越。
  近三年來,晉江累計投入20多億元(人民幣,下同)實施近200個水系治理項目,累計投入27.2億元實施一大批沿海基幹林帶修複、濕地保護、近海水域治理項目,新建、擴建公園20個,市區綠化覆蓋率達42.65%。
  “晉江城市建設中考慮的首位是‘人’。”劉文儒說,人從哪裡來,人怎麼留住,人如何管好,是我們一直在思考的。
  繼在福建省率先實施“居住證”制度,賦予持證人員社會保險、醫療互助、義務教育等30項市民化待遇,2013年起,晉江全面放開了人口落戶限制,實現了“無房也可落戶”,截至目前已有一萬多人落戶。1999年起在晉江打工的陳興富就是其中之一。
  “我和妻子兒女,一家四口都落戶晉江了。”陳興富說,自己從四川綿陽來晉江打工已經十幾年了,現在擔任社區巡邏隊長。
  “落戶以後感覺自己從‘新晉江人’變成了真正的晉江人。”不僅更有家的感覺,陳興富更感受到了家的溫暖,“剛落戶沒多久,今年5月份我妻子因胃病住院治療,醫葯費就報銷了80%,省了2800多元。”
  晉江率先在福建省做出“三不”承諾,即不讓外來工拿不到工資,不讓外來工維不了權,不讓他們的孩子上不了學。此外,晉江通過就業、住房、社保和公共服務等多方位保障,讓外來務工人員沒有後顧之憂,安居樂業。
  樂善包容的閩南文化氛圍中,“新晉江人”融入的步伐日漸加快。在晉江,109萬戶籍人口和110多萬外來務工人員和諧共處。(完)  (原標題:僑鄉晉江繪新型城鎮化“樣本”:望山水記鄉愁)
arrow
arrow
    全站熱搜

    ekszkfvbr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(0) 人氣()